国产黄在线观看免费观看不卡_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人人爽天天玩人人妻精品_漂亮人妻去按摩被按中出

你好,歡迎訪問 如東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水務資訊
如東水務 Water Group
聯系方式
如東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人民南路120號

郵政編碼:226400

服務熱線:0513-81995599

備用熱線:0513-84512814

投訴電話:0513-81990968(紀檢監督)

服務網點

一、業務辦理:

1.自來水公司客戶服務大廳

電話:0513-84524136

地址:掘港鎮人民南路120號

2.政務服務中心便民服務窗口(二樓B45、B46)

地址:掘港鎮泰山路16號政務中心

二、現金繳納:

1.掘港鎮人民南路120號(縣自來水公司客戶服務大廳)

2.掘港鎮青園北路38號(廣電營業大廳)

3.掘港鎮長江路29號(廣電大廈營業大廳)

4.大豫鎮供水用戶現金繳納(大豫鎮長兵線,金地來大橋北450米)

注:請您及時繳納水費,避免因停水給您帶來的不便。謝謝合作!

如東水務微服務

打開微信掃一下關注微信公眾號

可在微信中查詢水費和繳費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水務資訊
飲用水安全保障體系現代化的思考與實踐
發布時間:2019-08-09 12:39:28 | 瀏覽數:1694

小編說

 飲用水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新時代的發展目標,為我國飲用水安全戰略指明了方向:一是持續提升飲用水水質,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二是強化提升飲用水安全保障支撐能力,通過全國示范應用和行業業務化運行,到2035年,實現飲用水保障技術體系現代化。

 
 
 

 

 
 
 
 
 

張金松  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總工

 

1 飲用水安全保障體系現代化面臨的挑戰

 
 

1.1 保障體系有待“從源頭到龍頭”全面提升

 從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戰略要求來看,我國飲用水安全保障依然面臨著水資源短缺、基礎設施老化、日益增加的新型污染物風險以及極端氣候等影響。

 

 供水水源水質現狀不容樂觀。由于經濟高速發展和城鎮化的快速推進,我國水源普遍污染,突發水源污染風險高。2016年,全國仍有1/3水源地水質在Ⅲ類水以下;僅有7個省(區、市)未發生過飲用水水源水質超標事件;1 333處飲用水水源地,有16處水源全年12個月連續超標。我國水源仍普遍存在藻類和臭味的問題,很多水源中檢測到農藥、抗生素、塑化劑等新型污染物,雖然濃度不高,但存在環境和健康風險。對標國際和現代化的目標,水源水質差距巨大。

 

 水廠深度處理工藝的規模明顯不足。我國水廠工藝仍以常規工藝為主,難以應對復雜的水源水質問題。臭氧—活性炭深度處理工藝對去除微量有機污染物、預防消毒副產物產生、去除異臭味、改善口感,提升飲用水水質具有非常顯著的作用。雖然供水行業通過關鍵技術突破和集成優化,已經破解了臭氧—活性炭深度處理工藝在不同水源水質應用的障礙,但全國來看,深度處理工藝水廠的數量和處理規模和水源水質之間的落差很大。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目前只有134座水廠采用了臭氧—活性炭深度處理工藝,處理規模約為3 580萬m3/d,僅占2017年全國生活日用水量的15.5%,水廠優質飲用水穩定供給能力嚴重不足。

 

 供水管網系統建設亟待整體提升。目前,供水過程中配水系統建設普遍存在安全隱患:①由管道破裂、漏損引發的二次污染;②小區物業管理不規范,采用的樓頂水箱、水池等二次供水設施因清理不及時或材質問題而產生銹蝕或滋生細菌;③輸水管道管齡長。到2035年,我國早期建設的管網約65%的管齡將超過30年。這類管道內壁腐蝕老化而產生鐵銹和污垢,增加了輸水安全的風險;④管材良莠不齊,輸水管道材料的選型沒有統一完整的規范(鋼筋混凝土管、球墨鑄鐵管、PE管、PVC管、灰口鑄鐵管、鍍鋅鋼管等都有)。⑤管道設計要求和施工管理不嚴格,金屬管道未采取管內防腐措施。

 

 
 

1.2 管理體系亟需智能化升級

 作為保障民生的傳統行業,供水行業生產管理信息化建設已有20多年的歷史,涉及到生產、管網、服務、管理等各個方面,但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新興信息技術應用剛剛起步,供水行業服務在與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融合方面差距巨大。目前突出的問題是,不同時期建設、不同業務功能的系統信息孤島現象仍然嚴重,生產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數據,無法得到充分利用,使得現有飲用水安全保障存在信息數據與運行管理脫節,尚不能對飲用水安全保障實現精準的風險管控。各分系統的建設也缺乏整體的標準,管理系統建設使用不均衡,沒有統一的發展方向。

 

 
 

1.3 區域不均衡呼喚科學發展

 不同區域、不同城市資源稟賦的差異性、水源水質類型的多樣性、基礎設施建設能力的高低、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高低以及氣象氣候條件的豐富性等都各不相同,東、中、西部發展不平衡,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間供水保障能力存在很大差距。供水水質保障水平整體升級應當遵循“一城一策”,科學發展的理念,從城市實際出發,夯實水源保障、凈水工藝、安全輸配、客戶服務、設備管理和智慧水務方面的科學基礎并充分加以應用,也包括創新供水模式和體制機制,以最終實現供水服務的優質、公平。

 

2 飲用水安全保障體系現代化的戰略定位

 飲用水安全保障體系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就是龍頭水可以安全直飲,這也是衡量水質安全保障水平是否達到甚至超過發達國家的關鍵標尺。

 

 目前日本、阿聯酋、澳大利亞、新西蘭、芬蘭等國家和地區的自來水是能夠直接飲用的,除了這些已經明確自來水可直飲的國家外,德國、美國、英國等一些國家的居民也是有長期直飲自來水的經歷。德國要求自來水標準達到“嬰兒可以直接飲用”的水平。德國衛生部與環境部的最新調查顯示,德國99%以上的自來水在微生物和化學物質含量上都達到飲用水的標準。歐盟將德國的自來水譽為“監控最嚴格的食品”。日本的水道水,即自來水是可以直接飲用的,并且在任何公共場合都會有免費的專門飲水設施。在日本,飲用自來水比礦泉水更加安全,因為礦泉水按照一般食品的標準,而自來水按照《水道法》標準執行,水道法標準更加嚴格。他們對自來水水質的把控及各環節維護都嚴格按照標準執行,自來水水質的穩定性及安全性得到保證。

 

 在世界范圍內,自來水直飲缺少一個通用的標準。并且,對于可直接飲用的自來水,國際上也沒有統一的名詞術語。針對本地實際情況,我們提出深圳城市自來水直飲的內涵是,原水經水廠深度處理工藝凈化、消毒處理后,通過輸配水管網供給用戶,各項水質指標滿足《深圳市生活飲用水衛生規范》(2018年版)規定的限值要求,安全衛生、感官愉悅、品質優良,可直接飲用的自來水。我國的行業標準《城市供水水質標準》(CJ/T 206—2005)已經提出,用戶受水點,也就是供水范圍內用戶的用水點,即水嘴(水龍頭)的水質應符合該標準(其中的指標限值與現行國標5749基本相同,部分指標限值更加嚴格)規定的水質要求。盡管該標準由于表后管權屬關系和標準的非強制性,在實際應用和操作層面受到局限,但作為行業的努力方向,特別是我國進入新的發展時期,以人民為中心、從用戶端保證水質安全,已成為供水行業和城市管理的一項緊迫任務。我們應全面審視國內水安全問題,并借鑒國外先進經驗,進行系統性整改升級。

 

3 飲用水安全保障體系現代化的內涵

 
 

3.1 系統化——全鏈條體系支撐

 面對飲用水系統條塊割裂風險的影響,要形成“從源頭到龍頭”全覆蓋全升級的飲用水安全保障體系支撐。例如,水源保護要完善水源管理辦法等相關政策,建立水質監測預警系統,做到水源、水廠聯動;水廠運行須密切關注水源變化,保證生產、調度的穩定性,實現技術和管理持續優化和升級;在輸配環節,結合出廠水質、水壓變化,優化調度管網閥、泵的開關、啟停,須開發、應用新材料、新設備,控制和消除管網外源和內源污染;二次供水是供水系統中影響水質和服務的關鍵節點,應在物業相關政策法規框架下,對二次供水設施進行標準化改造和規范化建設,并完善配套制度和管理辦法,落實設施運維保障,解決最后一公里和最后幾米的問題困擾。供水企業要以水質達標為核心,以問題和目標為導向,建立全鏈條管理體系,解決各環節上的風險,突破“最后一公里”壁壘,實現從源頭到用戶終端的,具有可持續動態調整的管理全覆蓋。

 

 
 

3.2 智能化——智慧管理支撐

 以十九大為標志,隨著我國進入新時代,宏觀的經濟、社會發展將發生全面且長遠的變化。以用戶龍頭水可直飲為特征的供水系統升級,使得供水行業的質量和服務必然也必須大幅提升;隨之而來的標準化管理、規范化操作對工作精細程度的要求,對傳統人工而言,已無法勝任;而數量型人口紅利的消失,那些供水行業既有的人工巡檢、人工值守、簡陋惡劣環境下操作等的工作模式,也必須走向人工智能。基于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和虛擬現實等新興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也為供水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以往難以想象的可能。因此,面對新時代的挑戰,在以新興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智慧管理支撐下,供水企業必須以系統化思維,實現供水系統的全面感知,應用智慧化工具集成、洞察城市供水系統數據、信息,將系統化的技術體系和智能化的管理體系完美結合,實現全生命周期管理每一滴水的加工、配送、處理、使用,“從源頭到水龍頭”環環相扣,全面保障水質。

 

 
 

3.3 科學化——可持續發展理念支撐

 過去的20年,我國供水行業以保障龍頭飲用水穩定達標為目標,針對我國飲用水水源普遍污染、水污染事件頻繁發生、供水系統存在安全隱患等突出問題,開展了飲用水安全保障體系技術科研攻關,在水源調控、水廠凈化、安全輸配、監測預警、應急處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基本構建了我國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體系。但是要保障自來水龍頭直飲安全,應對供水系統復雜多樣的風險,實現精準運行與管理難度依然很大,科技攻關和創新發展基礎和能力與現代化保障的要求差距明顯。供水企業需要以“理論聯系實際、創新源于實踐”的思路,識別、梳理、聚集影響水質安全的關鍵、重大問題,做好頂層設計,破解制約現代化生產運營保障中疑難雜癥,加快補齊短板,并最大限度地將各地區獨有的歷史文化、經濟狀況、人口因素和城市特點等要素融入城市供水水質保障水平整體升級的理念中,實現“一城一策”,科學可持續發展。

 

4 深圳的飲用水安全保障體系現代化實踐

 深圳是全國七大缺水城市之一,2017年,全市用水量20.16億m3,其中境外引水量16.33億m3,占比81%。主要有東深、東部兩大境外引水干線,境內有17條原水配置工程、35座水源水庫、52座水廠和1.67萬km供水管網。經過40年的高速發展,總供水能力從0.5萬m3/d達到了712萬m3/d,建成了一大批大中型現代化水廠和泵站,初步形成了多水源、多水廠的系統格局。

但是要實現龍頭水的安全、優質、穩定、可直飲的現代化目標,深圳依然面臨很多問題:

 

 ①原水水質存在季節性波動。全市原水80%以上來自東江,水源相對單一,同時受季節、氣候等影響,水源水質出現季節性波動,呈現“低濁、高藻、微污染”特征,對水廠和管網水質造成沖擊。

 ②水廠優質飲用水穩定供給能力不足。水廠數量多,規模小,52座水廠平均處理能力僅13.6萬m3/d;中小型水廠建設標準不高,耐沖擊負荷能力弱,較難應對水源水質突變。

 ③老舊管網尚待更新改造。早期部分市政管網金屬管道未作內防腐,同一時期建設的小區管網大量使用鍍鋅管、灰口鑄鐵管而導致用戶龍頭“黃水”、“銹水”,漏損率偏高。

 ④供水“中間層”影響終端水質。全市140多萬戶居民用戶尚未實現供水企業抄表到戶;用戶紅線范圍內供水設施建設標準低,由供水“中間層”維護,缺乏持續投入和規范管理,亟需進行改造并實行專業化管理。

 

 針對上述問題,深水集團經過10余年的探索,以系統化、智能化、科學化為核心,著力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飲用水安全保障體系,推進深圳飲用水安全保障現代化。

 

 
 

4.1 基于HACCP的飲用水安全保障體系建設

 深水集團率先推行全系統的風險識別與控制(HACCP)體系,按照食品加工環節中可能發生的危害進行評估,進而采取預防性的安全控制,以解決系統性、銜接性的問題,構建了從生產到輸配全流程的飲用水質量體系、管理體系和技術體系。質量體系包括系統評估、危害控制、監測監管、糾偏行動和標準規范。管理體系涵蓋了工程技術、運行管理、客戶服務、風險控制和應急處置。技術體系則實現了水源保障、凈水工藝、安全輸配、二次優供和龍頭體驗的全流程覆蓋。HACCP體系已經通過水源、水廠、管網和監測等方面的大規模的投入和工程建設,取得了標志性的進展。

 

 (1)雙水源保障。為改變深圳供水水源單一、西部保障不足的原水格局,廣東省將實施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從西江引水,每年可為深圳新增847億m3水量,形成東、西“雙水源、雙安全”原水保障格局。計劃于2023年建成,2017年10月引水工程深圳試驗段已經開工建設。

 

 (2)水廠整合升級。目前深圳市僅4座水廠完成深度處理工藝升級改造。2017年出臺的《深圳市給水系統整合研究與規劃》,按“大水庫、大水廠、大管網”原則,到2030年全市水廠數量將由52座整合為30座,供水能力1 100萬m3/d;所有水廠將建設深度處理工藝。

 

 (3)供水管網改造。深圳市于2008年啟動了“原特區外城中村社區供水管網改造工程”,對全市900多個城中村社區老舊供水管網進行更新改造,目前已完成650個項目。其余項目將在2019年底前全部完成。即將啟動的第二階段工作,計劃用三年時間,投資百億元改造2 000多個居民小區、136萬戶老舊供水管網。

 

 (4)健全水質監測體系。為實現HACCP體系從水廠制水生產向城市供水全過程保障的拓展,深水集團建立并完善全市飲用水從水庫源頭、水廠、管網到用戶的全流程、多層次的水質監測體系。目前全市的水質在線監測點共計154個,其中:南山區26個,福田區20個,羅湖區11個,鹽田區32個,寶安區30個,光明區10個,龍華區10個,龍崗區15個,并特色化應用HACCP形成基于在線監測、人工經驗、快速反應的關鍵控制點多維度糾偏機制。

 

 
 

4.2 智慧水務融合HACCP實現保障體系現代化

 深水集團正全力打造HACCP體系和智慧水務相結合的現代化體系,保障自來水直飲工程的實施。2018年啟動智慧水務示范建設,總投資5 935萬元,已初步建立了“人在線、物在線、服務在線”的智慧水務保障體系。以綜合調度中心為統籌,對供水生產全過程及管網運行情況進行多維度的全面監測和綜合分析。推進全市水務物聯網建設,實現了鹽田區自來水直飲全網感知、可視可控、全流程異常事件的實時監測和閉環處置,改變了過去應急事件被動發現、被動處理的局面。開展數據治理工作,管網屬性完整性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保障了數據完整性、準確性,顯著提升了GIS數據質量,為自來水直飲工作奠定了堅實的數據基礎。結合二次加壓泵站的標準化、智慧化改造,建立了二次加壓泵站監控平臺,實現對二次加壓泵站水質、水壓、流量、設備運行狀態的實時在線監測和全面監控,保障二次供水安全可靠、經濟節能,實現了泵房可視化管理和無人值守。深水集團正在建設全市統一的線上用戶服務平臺,將實現服務區域全覆蓋、服務業務全覆蓋、線上主流服務渠道全覆蓋。針對自來水直飲要求,水質信息公開實現方便、快捷,用戶可通過手機微信小程序,隨時查看所在地實時水質信息,或通過試點小區電子顯示屏隨時查看其所在小區實時水質信息。

 

 
 

4.3 科技支撐自來水直飲示范區建設

 2000年以來,深水集團主持或參與國家飲用水水專項課題10余項,集團自主投入開展飲用水安全保障課題20余項,各層面的科研經費總投入超過5 000萬元,開展了100余項技術攻關,涉及凈水工藝安全,輸配,客服,設備,智慧水務等各方面,實現了充足的技術和人才儲備:從單元技術、組合技術、集成保障三個層面,建立了包括原水水質預警技術、臭味物質識別控制技術、RTB生物毒性監測技術,原水貝類防治技術等原水預警預處理關鍵技術;強化常規技術,短流程深度處理技術,臭氧—活性炭相關技術,生物安全性綜合保障技術,膜工藝運行管理技術,消毒副產物控制技術等水處理關鍵技術;管網水質穩定、分區管理、漏損控制、爆管預警及二次供水運行管理等安全輸配關鍵技術的支撐體系,并以科技引領,建立具有深圳特色的技術標準體系、工程建設體系、管理保障體系。

 

 根據鹽田區供水系統相對獨立,人口和建成區面積在10區中相對較小的有利條件,圍繞系統化、智能化和科學化,深水集團集中技術和管理力量,著力打造以HACCP為內核的飲用水安全保障示范體系,以點帶面推進深圳飲用水安全保障現代化。自2013年以來,深圳在鹽田區投入7億元開展直飲水示范區建設,完善了鹽田區雙水源、原水水質預警工程、在兩座水廠新增深度處理工藝;更新改造了全區15.3 km老舊市政管網;對204個小區實施管網改造,提標改造了135座二次供水泵房,并移交供水企業統一管理;在全區范圍內學校、醫院、公園廣場、圖書館、文化館、長途客運站、免費景區等場所安裝直飲水機660臺。為了加大水質監管力度,提高快速反應能力,初步建成鹽田區水務物聯網,完成了鹽田區數據治理工作,建立了鹽田區水質模型,實現全區管網水質的實時模擬、趨勢分析和水質污染溯源與擴散分析。建立了全新外業綜合管理平臺,做到“實時跟蹤、閉環運轉、全程可控”。已實現工單信息的快速流轉、快速處置與及時反饋,2018年平均修復時間由過去的5 h縮短至3.15 h,效率提高37%。

 

至2018年底,在全國率先完成了深圳市自來水直飲鹽田示范區的建設。

 

5 展望

 實現自來水直飲是立足城市的長遠發展、與國際接軌、建設國際化城市和生態宜居城市的需要,是飲用水安全保障體系現代化的必然結果。深圳的探索和實踐表明,以系統化、科學化、智能化為核心,全面提升質量管理、科技支撐,城市自來水實現龍頭水可直飲戰略目標是完全可行的。圍繞國家需求和新時代飲用水安全保障的挑戰,供水行業必須持續提升飲用水水質和安全保障能力,應用HACCP體系等技術和管理理念,全面提升城市供水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和精細化管理水平,逐步實現優質飲用水穩定供給和人工智能運行管理,推動自來水由出廠達標進入全城直飲時代。到2035年,實現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體系現代化,為我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重要的基礎。